古诗文网

张华人物头像

张华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张华工于诗赋,词藻华丽。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隋书·经籍志》有《张华集》十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张华雅爱书籍,精通目录学,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宣和书谱》载有其草书《得书帖》及行书《闻时帖》。

生平

博闻强记
  张华字茂先,是范阳郡方城县人。父亲张平,曾任渔阳郡太守。张华少年时孤苦贫寒,靠帮别人牧羊来养活自己。与他同郡的卢钦见到张华后非常器重他。张华的同乡人刘放也对张华的才能感到奇异,于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张华的学识渊博,辞藻和顺而华丽,他聪敏而多才,图卦谶纬方技之类的书没有不详细阅览过的。少年时即注意修养身心,言行谨慎,举止一定要合乎礼度。见义勇为,周济危难。器量宽阔,胆识弘大,当时的人大多都不能测出他的学识程度。
  他开始并不为人所熟识,于是创作了《鹪鹩赋》,通过对鸟禽的褒贬,抒发自己的政治观点。名士阮籍在看到这篇赋后,感叹道:“这

轶事典故

围棋定策
  咸宁五年(279年),杜预上表请求伐吴。据《晋书·杜预传》记载,杜预捧讨吴奏折入宫时,武帝正与张华下棋。杜预递奏折,陈利害,而晋武帝仍埋头于棋局,不做定论。张华便推开棋盘拱手说:“陛下圣明英武,国富兵强;吴主邪恶凶残,诛杀贤良有才能的人。现在就去讨伐他,可以不受劳累而平定,希望您不要再犹豫了!”武帝接受了他的意见,定下伐吴的计划,使分裂的中国再次得以统一。

穿屋而飞
  元康五年(295年)时,武库起火,张华怕有人乘机作乱,先派兵把守周围,然后才安排人员救火,所以历代珍藏的宝物以及汉高祖刘邦的斩蛇剑、王莽的头、孔子穿的屐等全被烧毁。

墓葬纪念

张华墓
  张华墓位于河北徐水县城西的张华村东,地处平原,西距太行山脉十公里,北临瀑河,原墓周围地势略高。 据1977年的调查记录,张华墓原有直径4米、高1.5米的封土,墓前有乾隆年间重修墓碑一通,现不存。1982年,村民在墓地部位取士建房,使张华墓的封土遭到毁坏,现地表已无痕迹。据《安肃县志》记载:“旧志曰:士人挖之,见墓中四壁绘书,宛有生气,盖茂先之精灵耿耿所致。”据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知县谢昌言重修刘伯伦墓后,探求张华墓旧址,并植树立碑。相传张华村为张华故里村,张华墓于1982年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名贤坊
  名贤坊在河北省廊坊市的爱

成就

文学
  张华工于诗赋,词藻华丽,钟嵘《诗品》评其作品多为“儿女情多,风云气少”,实际上其作品多有“侠骨柔肠”,可谓诗如其人。《晋诗》收录有《门有车马客行》、《轻薄篇》、《游侠篇》、《博陵王宫侠曲二首》、《游猎篇》、《壮士篇》、《萧史曲》、《纵横篇》、《苦寒行》、《真人篇》、《励志诗》、《祖道征西应诏诗》、《祖道赵王应诏诗》、《太康六年三月三日後园会诗》、《诗》、《上巳篇》、《答何劭诗三首》、《情诗五首》、《感婚诗》、《杂诗三首》、《拟古诗》、《游仙诗四首》、《赠挚仲治诗》、《招隐诗二首》、《荷诗》及七篇《诗》。《全晋文·卷五十八》辑录有张华的辞赋奏疏。
  张华编纂

猜您喜欢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田紫芝

田紫芝,男,1191—1214,字德秀,沧州(今属河北)人。少孤,养于外家。年十三,赋《丽华引》,语意警绝,人谓李贺复生。资性颖悟,年二十,读经传子史几遍。与王万钟齐名。《金诗选》评其诗“气魄雄壮”(卷二)。《中州集》卷七录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中州集》卷七、元好问《续夷坚志》卷四《田德秀诗》。

范云

范云(451~503年),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南朝文学家。范缜从弟,子范孝才。

靖天民

金原武人,字达卿,号南湖老人。弱冠以乡赋魁郑州,不乐为举子,弃去。学击刺。海陵攻宋时,颇欲投身军旅。既而世宗与宋议和,乃买田南湖,与宾客歌管棋槊以为乐。所与游,皆天下名士。喜作诗,乐府尤为蕴藉。

杜挚

三国魏河东人,字德鲁。初上《笳赋》,署司徒军谋吏。后举孝廉,除郎中,转补校书。卒于秘书。与毌丘俭乡里相亲,有诗赠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