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神农本草经人物头像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

上品·玉石部
丹沙 云母 玉泉 石钟乳 涅石 消石 朴消 滑石 石胆 空青 曾青 禹余粮 太乙余粮 白石英 紫石英 青石、赤石、黄石、白 白青 扁青
上品·草部
菖蒲 鞠华 人参 天门冬 甘草 干地黄 菟丝子 牛膝 充蔚子 女萎 防葵 柴胡 麦门冬 独活 车前子 木香 署豫 薏苡仁 泽泻 远志 龙胆 细辛 石斛 巴戟天 白英 白蒿 赤箭 奄闾子 析蓂子 蓍实 六芝(赤芝、黑芝、青 卷柏 蓝实 芎穷 蘼芜 黄连 络石 蒺藜子 黄耆 肉松蓉 防风 蒲黄 香蒲 续断 漏芦 营实 天名精 决明子 丹参 茜根 飞廉 五味子 旋华 兰草 蛇床子 地肤子 景天 茵陈 杜若 沙参 白兔藿 徐长卿 石龙刍 薇衔 云实 王不留行 升麻 青蘘 姑活 别羁 屈草 淮木
上品·木部
牡桂 菌桂 松脂 槐实 枸杞 柏实 伏苓 榆皮 酸枣 蘖木 干漆 五加皮 蔓荆实 辛夷 桑上寄生 杜仲 女贞实 木兰 蕤核 橘柚
上品·人部
发髲
上品·兽部
龙骨 麝香 牛黄 熊脂 白胶 阿胶
上品·禽部
丹雄鸡 雁肪
上品·虫鱼部
石蜜 蜂子 蜜蜡 牡蛎 龟甲 桑蜱蛸 海蛤 文蛤 蠡鱼 鲤鱼胆
上品·果部
藕实茎 大枣 葡萄 蓬蔂 鸡头实
上品·米谷部
胡麻 麻贲
上品·菜部
冬葵子 苋实 瓜蒂 瓜子 苦菜
中品·玉石部
雄黄 石流黄 雌黄 水银 石膏 慈石 凝水石 阳起石 孔公蘖 殷孽 铁精 理石 长石 肤青
中品·草部
干姜 枲耳实 葛根 括楼根 苦参 当归 麻黄 通草 芍药 蠡实 瞿麦 元参 秦艽 百合 知母 贝母 白芷 淫羊藿 黄芩 狗脊 石龙芮 茅根 紫菀 紫草 败酱 白鲜 酸酱 紫参 藁本 石韦 萆薢 白薇 水萍 王瓜 地榆 海藻 泽兰 防己 款冬花 牡丹 马先蒿 积雪草 女菀 王孙 蜀羊泉 爵床 假苏 翘根
中品·木部
桑根白皮 竹叶 吴茱萸 卮子 芜荑 枳实 厚朴 秦皮 秦菽 山茱萸 紫葳 猪苓 白棘 龙眼 松罗 卫矛 合欢
中品·兽部
白马茎 鹿茸 牛角(角思) 羖羊角 牡狗阴茎 羚羊角 犀角
中品·禽部
燕屎 天鼠屎
中品·虫鱼部
猬皮 露蜂房 鳖甲 柞蝉 蛴螬 乌贼鱼骨 白僵蚕 蛇鱼甲 樗鸡 蛞蝓 石龙子 木虻 蜚虻 蜚廉 蟅虫 伏翼
中品·果部
梅实
中品·米谷部
大豆黄卷 赤小豆 粟米 黍米
中品·菜部
蓼实 葱实 水苏
下品·玉石部
石灰 礜石 铅丹 粉锡 代赭 戎盐 白垩 冬灰 青琅玕
下品·草部
附子 乌头 天雄 半夏 虎掌 鸢尾 大黄 亭历 桔梗 莨荡子 草蒿 旋复花 藜芦 钩吻 射干 蛇合 恒山 蜀漆 甘遂 白敛 青葙子 雚菌 白芨 大戟 泽漆 茵芋 贯众 荛花 牙子 羊踯躅 商陆 羊蹄 萹蓄 狼毒 白头翁 鬼臼 羊桃 女青 连翘 兰茹 乌韭 鹿藿 蚤休 石长生 陆英 荩草 牛扁 夏枯草 芫华
下品·木部
巴豆 蜀菽 皂荚 柳华 楝实 郁李仁 莽草 雷丸 桐叶 梓白皮 石南 黄环 溲疏 鼠李 药实根 栾华 蔓椒
下品·兽部
豚卵 麋脂 鼺鼠 六畜毛蹄甲(马、牛、
下品·虫鱼部
虾蟆 马刀 蛇蜕 蚯蚓 蠮螉 蜈蚣 水蛭 班苗 贝子 石蚕 雀瓮 蜣螂 蝼蛄 马陆 地胆 鼠妇 荧火 衣鱼
下品·果部
桃核仁 杏核仁
下品·米谷部
腐婢
下品·菜部
苦瓠 水靳
其它部
彼子
猜您喜欢

五代史阙文

《五代史阙文》为宋朝作者王禹偁所著。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杂史类。

常言道

《常言道》又名《富翁醒世传》,是中国清代落魄道人著古典小说,共四卷十六回。题名“落魄道人编”,作者姓名已不可考。嘉庆甲戌十九年(1814)刊本,首嘉庆甲子九年(1804)西土痴人序,序谓:“言之无罪,不过巷议街谈;闻者足戒,无不家喻户晓。虽属不可为训,亦复聊以解嘲,所谓常言道俗情也云尔。”光绪乙亥(1875)得成堂新镌袖珍本,半叶八行,行二十字。

医学源流论

《医学源流论》是清代徐大椿编撰的医学论文集。共收集评论文章九十九篇。上卷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下卷则治法、书论(并各科)、古今。纵横捭阖,触及之处,每有新见,发前人之未发,言常人所不敢言,尤针砭时弊甚多,论述道理深湛。

难经

《难经》是战国时期成书,作者是扁鹊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古代中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左传

《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