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墨子人物头像

墨子

《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5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

    01章 亲士 02章 修身 03章 所染 04章 法仪 05章 七患 06章 辞过 07章 三辩 08章 尚贤(上) 09章 尚贤(中) 10章 尚贤(下) 11章 尚同(上) 12章 尚同(中) 13章 尚同(下) 14章 兼爱(上) 15章 兼爱(中) 16章 兼爱(下) 17章 非攻(上) 18章 非攻(中) 19章 非攻(下) 20章 节用(上) 21章 节用(中) 22章 节用(下) 23章 节葬(上)(亡) 24章 节葬(中)(亡) 25章 节葬(下) 26章 天志(上) 27章 天志(中) 28章 天志(下) 29章 明鬼(上)(亡) 30章 明鬼(中)(亡) 31章 明鬼(下) 32章 非乐(上) 33章 非乐(中)(亡) 34章 非乐(下)(亡) 35章 非命(上) 36章 非命(中) 37章 非命(下) 38章 非儒(上)(亡) 39章 非儒(下) 40章 经(上) 41章 经(下) 42章 经说(上) 43章 经说(下) 44章 大取 45章 小取 46章 耕柱 47章 贵义 48章 公孟 49章 鲁问 50章 公输 51章 囗囗(亡) 52章 备城门 53章 备高临 54章 囗囗囗(亡) 55章 囗囗囗(亡) 56章 备梯 57章 囗囗(亡) 58章 备水 59章 囗囗(亡) 60章 囗囗(亡) 61章 备突 62章 备穴 63章 备蛾傅 64章(亡) 65章(亡) 66章(亡) 67章(亡) 68章 迎敌祠 69章 旗帜 70章 号令 71章 杂守
猜您喜欢

文子

《通玄真经》即《文子》。文子学派思想尚阳。唐玄宗于天宝元年(742)诏封文子为通玄真人,尊《文子》一书为《通玄真经》,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北魏李暹注《文子》称,计然就是文子。文子是春秋时人,属道家系统,著有《文子》一书。唐玄宗美其名曰《通玄真经》,为道教四部圣典之一。柳宗元始疑其伪,千年来遂质疑不断。1973年河北省定县八角廊村40号汉墓出土大批竹简,其中就包括《文子》一书。这段公案才告一段落。《文子·上德》篇有明显的《易传》特色。《上德》解易与《彖》、《象》为同一思想脉络的发展。

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记载了从光武帝刘秀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

西厢记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全剧体制宏伟,用了五本二十一折连演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古代杂剧中是罕见的。该剧情节引人入胜,形象鲜明生动,文采斐然,极具诗情画意。

儿女英雄传

《儿女英雄传》原名《金玉缘》,后经人弥补缺失,改名为《儿女英雄传》。小说长达40回,讲述的是安学海父子仕途生活,述说了整个社会特别是官场的腐败和黑暗。

史记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