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文类聚
《艺文类聚》是唐代文学家、书法家欧阳询与令狐德棻、陈叔达、裴矩、赵弘智、袁朗等十余人于武德七年(624年)编纂而成的一部综合性类书,该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官修类书,它保存了中国唐代以前丰富的文献资料,尤其是许多诗文歌赋等文学作品。与《北堂书钞》、《初学记》、《白氏六帖》合称“唐代四大类书”。
-
卷一·天部上
卷二·天部下
卷三·岁时上
卷四·岁时中
卷五·岁时下
卷六·地部、州部、郡
卷七·山部上
卷八·山部下、水部上
卷九·水部下
卷十·符命部
卷十一·帝王部一
卷十二·帝王部二
卷十三·帝王部三
卷十四·帝王部四
卷十五·后妃部
卷十六·储宫部
卷十七·人部一
卷十八·人部二
卷十九·人部三
卷二十·人部四
卷二十一·人部五
卷二十二·人部六
卷二十三·人部七
卷二十四·人部八
卷二十五·人部九
卷二十六·人部十
卷二十七·人部十一
卷二十八·人部十二
卷二十九·人部十三
卷三十·人部十四
卷三十一·人部十五
卷三十二·人部十六
卷三十三·人部十七
卷三十四·人部十八
卷三十五·人部十九
卷三十六·人部二十
卷三十七·人部二十一
卷三十八·礼部上
卷三十九·礼部中
卷四十·礼部下
卷四十一·乐部一
卷四十二·乐部二
卷四十三·乐部三
卷四十四·乐部四
卷四十五·职官部一
卷四十六·职官部二
卷四十七·职官部三
卷四十八·职官部四
卷四十九·职官部五
卷五十·职官部六
卷五十一·封爵部
卷五十二·治政部上
卷五十三·治政部下
卷五十四·刑法部
卷五十五·杂文部一
卷五十六·杂文部二
卷五十七·杂文部三
卷五十八·杂文部四
卷五十九·武部
卷六十·军器部
卷六十一·居处部一
卷六十二·居处部二
卷六十三·居处部三
卷六十四·居处部四
卷六十五·产业部上
卷六十六·产业部下
卷六十七·衣冠部
卷六十八·仪饰部
卷六十九·服饰部上
卷七十·服饰部下
卷七十一·舟车部
卷七十二·食物部
卷七十三·杂器物部
卷七十四·巧艺部
卷七十五·方术部
卷七十六·内典上
卷七十七·内典下
卷七十八·灵异部上
卷七十九·灵异部下
卷八十·火部
卷八十一·药香草部上
卷八十二·草部下
卷八十三·宝玉部上
卷八十四·宝玉部下
卷八十五·百穀部、布
卷八十六·果部上
卷八十七·果部下
卷八十八·木部上
卷八十九·木部下
卷九十·鸟部上
卷九十一·鸟部中
卷九十二·鸟部下
卷九十三·兽部上
卷九十四·兽部中
卷九十五·兽部下
卷九十六·鳞介部上
卷九十七·鳞介部下、
卷九十八·祥瑞部上
卷九十九·祥瑞部下
卷一百·灾异部
《疑龙经》旧题亦为“唐杨筠松撰”,为唐朝著名地理风水学家杨筠松撰写。全书分三篇,介绍如何根据山水地势寻找龙脉,上篇论干中寻枝,以关局水口为主,中篇论寻龙到头,看面背朝迎之法,下篇论结穴形势。
佛教经典。亦称《小无量寿经》,简称《小经》。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经。一般认为在1~2世纪印度贵霜王朝时期已流行于犍陀罗地区。《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在憍萨罗国舍卫城的南方祇园精舍,与长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萨以及诸多佛弟子而说的经典。
《靖康传信录》,宋代李纲著,记载了“靖康之变”前后作者的亲身经历和亲见亲闻,是研究此段时间历史的宝贵资料。
《尚书正义》是唐孔颖达等撰文献汇编。二十卷。唐初《五经正义》的第二部,孔颖达、王德韶、李子云等奉诏撰,朱长才、苏德融、隋德素、王士雄、赵弘、智复审,长孙无忌、李勣、于志宁、张行成等人刊定。此书凑合《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并采用伪孔安国《尚书传》,将伏生本《今文尚书》20篇分为33篇,加上所谓的出自孔宅夹壁的《古文尚书》25篇,定为58篇,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读经书。流传几千年,对后世影响巨大。
《折狱龟鉴》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案例汇编,宋代郑克编著。又名《决狱龟鉴》。原书20卷。旧传诸本大都有缺佚,仅明代《永乐大典》载有全书,但各卷界限已不可考。清代收入《四库全书》时,曾加以校订,重新整理,分为8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