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严经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 (梵文 महावैपुल्यबुद्धावतंसकसूत्र Mahāvaipulya Buddhāvataṃsaka Sūtra),大乘佛教主要经典,华严宗的立宗之经。学术界一般认为,《华严经》的编集,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大约在公元2~4世纪中叶之间,最早流传于南印度,以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
-
世主妙严品·一
世主妙严品·二
世主妙严品·三
世主妙严品·四
世主妙严品·五
如来现相品
普贤三昧品
世界成就品
华藏世界品·一
华藏世界品·二
华藏世界品·三
毗卢遮那品
如来名号品
四圣谛品
光明觉品
菩萨问明品
净行品
贤首品
贤首品·二
升须弥山顶品
梵行品
初发心功德品
明法品
升夜摩天宫品
夜摩宫中偈赞品
十行品·一
十行品·二
十无尽藏品
升兜率天宫品
兜率宫中偈赞品
十回向品·一
十回向品·二
十回向品·三
十回向品·四
十回向品·五
十回向品·六
十回向品·七
十回向品·八
十回向品·九
十回向品·十
十回向品·十一
十地品·一
十地品·二
十地品·三
十地品·四
十地品·五
十地品·六
十定品·一
十定品·二
十定品·三
十定品·四
十通品
十忍品
阿僧祇品
佛不思议法品·一
佛不思议法品·二
如来十身相海品
普贤行品
如来出现品·一
如来出现品·二
如来出现品·三
离世间品·一
离世间品·二
离世间品·三
离世间品·四
离世间品·五
离世间品·六
离世间品·七
入法界品·一
入法界品·二
入法界品·三
入法界品·四
入法界品·五
入法界品·六
入法界品·七
入法界品·八
入法界品·九
入法界品·十
入法界品·十一
入法界品·十二
入法界品·十三
入法界品·十四
入法界品·十五
入法界品·十六
入法界品·十七
入法界品·十八
入法界品·十九
入法界品·二十
入法界品·二十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
《黄帝四经》是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初付于帛书老子乙本前,当时称《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后经专家鉴定,认为此书是失传已久的《黄帝四经》。《汉书.艺文志》曾经著录此书,但汉以后就失传了,学者根据书的内容、文字、篇章数目等研究,认为此书成书时期当晚于《老子》,早于《管子》、《孟子》、《庄子》。它体现了道家学说由老子一派变成黄老学派的转变,对先秦各家各派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黄帝四经》于经学研究有极重要的地位。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为三大蒙学读物。《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年,原收集中文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并不依照各姓氏的人口数量排序,“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代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另说是李春芳)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该书深刻描绘了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葬法倒杖,唐代杨筠松·著 。共六章:认太极、分两仪、求四象、倍八卦、倒杖十二法、二十四砂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