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萍篇
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
恪勤在朝夕,无端获罪尤。
在昔蒙恩惠,和乐如瑟琴。
何意今摧颓,旷若商与参。
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
新人虽可爱,无若故所欢。
行云有返期,君恩傥中还。
慊慊仰天叹,愁心将何愬。
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寓。
悲风来入怀,泪下如垂露。
发箧造裳衣,裁缝纨与素。
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
浮萍依附在清水上,随着风儿四处漂流。
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
成年束发辞别父母,成为了夫君的伴侣。
恪勤在朝夕,无端获罪尤。
从早到晚恭敬勤恳,遭受罪怨毫无缘故。
在昔蒙恩惠,和乐如瑟琴。
从前蒙受您的恩惠,如奏琴瑟欢乐和穆。
何意今摧颓,旷若商与参。
为何现在岁月蹉跎,远隔如商与参两宿。
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
茱萸自有它的香气,却不如肉桂和兰芷。
新人虽可爱,无若故所欢。
新人即使令人怜爱,不如过去所爱的人。
行云有返期,君恩傥中还。
流云有返回之时,您的爱也许回转中途。
慊慊仰天叹,愁心将何愬。
悲伤地仰天叹息,忧心将到哪里去倾诉?
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寓。
日月不会永在天上,人生短暂如同寄宿。
悲风来入怀,泪下如垂露。
悲伤的风吹入帷帐,泪水跌落像滴露珠。
发箧造裳衣,裁缝纨与素。
打开箱子制作衣裳,裁剪缝纫洁白绢布。
参考资料:
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
浮萍:一种水生植物,比喻无依无靠,随波漂流的女子。
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
结发:汉族婚姻习俗。一种象征夫妻结合的仪式。当夫妻成婚时,各取头上一根头发,合而作一结。仇:伴侣。
恪(kè)勤在朝夕,无端获罪尤。
恪勤:恭敬勤劳。无端:一作“中年”。
在昔蒙恩惠,和乐如瑟(sè)琴。
瑟琴:出自《诗经》,“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何意今摧颓(tuí),旷若商与参。
摧颓:蹉跎。
茱(zhū)萸(yú)自有芳,不若桂与兰。
茱萸: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佩茱萸,中国岁时风俗之一。桂:应为樟科肉桂,非桂花。兰为何种植物,今尚有争议。
新人虽可爱,无若故所欢。
可爱:一作“成列”。
行云有返期,君恩傥(tǎng)中还。
傥:或者。
慊(qiè)慊仰天叹,愁心将何愬(sù)。
慊慊:心不满足貌;不自满貌。愬:同“诉”。
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寓。
不:一作“无”。所:一作“人”。寓:一作“遇”。
悲风来入怀,泪下如垂露。
怀:一作“帷”。
发箧(qiè)造裳衣,裁缝纨与素。
发:打开。一作“散”。
参考资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浮萍依附在清水上,随着风儿四处漂流。
成年束发辞别父母,成为了夫君的伴侣。
从早到晚恭敬勤恳,遭受罪怨毫无缘故。
从前蒙受您的恩惠,如奏琴瑟欢乐和穆。
为何现在岁月蹉跎,远隔如商与参两宿。
茱萸自有它的香气,却不如肉桂和兰芷。
新人即使令人怜爱,不如过去所爱的人。
流云有返回之时,您的爱也许回转中途。
悲伤地仰天叹息,忧心将到哪里去倾诉?
日月不会永在天上,人生短暂如同寄宿。
悲伤的风吹入帷帐,泪水跌落像滴露珠。
打开箱子制作衣裳,裁剪缝纫洁白绢布。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馀徐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上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日:“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噫!